苦楝

苦楝的葉⼦很有趣,同⼀棵樹上有⼆回⽻狀複葉,也有三回⽻狀複葉,通常主葉柄很長。由枝幹的節點(葉芽)長出主葉柄,主葉柄兩側長出奇數的⽻葉柄,每⼀⽻葉柄再長出3至5對⼩葉,⽻葉尖端有1枚 ⼩葉,形成奇數⼆回⽻狀複葉,末端⼩葉多為稍⼤些。少數葉⽚的⽻葉柄又長出第⼆層⽻葉柄,然後再長出⼩葉,形成奇數三回⽻狀複葉。

星天⽜(Anoplopjora chinensis)喜歡咬食苦楝的樹⽪、嫩枝和葉⽚,將卵產在樹⽪內,以苦楝為宿主。

台灣南部常⾒到過年前的苦楝枝上,掛著年初所結的⼀串串果實,是⽩頭翁等⿃雀的食物。每⼀顆果實有⼀個堅核,是由內果⽪⽊質化⽽形成,分成6個種⼦室,各有1枚種⼦,可以入藥︔果核的形狀像⼀只⼩鈴,故稱為風鈴⼦。

生態價值

  • 快速恢復植被覆蓋:苦練的生長速度快,可迅速在荒地或退化土地上形成穩定的植被層,為其他樹種和生物創造更適宜的生存條件。

  • 與其他樹種的混合種植:苦練與台灣其他原生樹種(如相思樹、樟樹)混合種植,可模擬自然森林的生態結構,提高復育林地的多樣性。

  • 邊坡穩定與水土保持:苦練的根系發達,適合用於防止山坡滑動或水土流失嚴重的地區,特別是在雨季頻繁的地區,能顯著減少地表侵蝕。

  • 抗污染與恢復工業退化地區:苦練能在重金屬污染地區生長,具有一定的修復污染土壤的潛力,適合於工業廢棄地的復育計畫。

人文及文化價值

  • 藥用價值:苦練在傳統中醫和民間醫療中被廣泛使用,其樹皮、葉和種子具有抗炎、抗菌和驅蟲作用。它常被用於治療瘧疾、皮膚病和腸道寄生蟲病。

  • 經濟與工藝用途:苦練的木材質地堅硬且紋理美觀,是製作家具、農具和建築材料的重要來源。它耐腐性強,特別適合於潮濕環境中使用。

  • 文化與宗教意涵:在一些地區,苦練被視為淨化環境的象徵。其自然抗蟲的特性被賦予驅邪避害的寓意,常被種植於村莊邊界或寺廟周圍。

  • 景觀與教育價值:苦練樹形優美,秋冬時節果實掛滿枝頭,形成獨特的景觀價值。在生態教育活動中,它可以用來教授有關本地植物、多樣性保護以及天然資源利用的知識。

  • 鄉土植物的文化象徵:苦練因其生命力旺盛且用途廣泛,常被認為是自立自強的象徵,與鄉土文化緊密相連,喚起人們對土地的認同感。

Share this pos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