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思樹
admin2025-07-01T15:21:52+08:00相思樹是台灣的原⽣種,也稱為台灣相思樹,常⾒於平地、海拔900公尺以下的山地,通常被當作保護⽔⼟的綠化樹種。相思樹的主幹⾼⼤,樹⽪灰⽩⾊,具有縱向裂縫,早期常被作為薪炭的材料。只有剛剛發芽的幼株才容易看到真正的樹葉,每棵相思樹幼株的第1枚樹葉是⼀回⽻狀複葉,共有4枚⼩葉︔此後再長出來的樹葉都是鐮⼑狀假葉,真正的葉⼦已經退化,剩下⼀點點痕跡,留在扁扁葉柄的尖端。這種特殊的「葉⽚」減少⽔分的蒸發,可以增強適應乾旱地區的能⼒。相思樹在春季開花,⼩花多數,聚⽣成頭狀花序,形成⼀顆顆非常討喜的⾦⿈⾊⼩球。花後結成長橢圓形莢果,內含5至8枚⿊褐⾊的扁圓形種⼦。雖然相思樹屬於⾖科植物,其種⼦卻不是⼀般所認知的「相思⾖」。

生態價值
先驅樹種促進復育:相思樹生命力強且能在貧瘠土地上快速生長,是森林復育早期階段的理想樹種。它能快速建立植被覆蓋,改善土壤條件,為後續種植其他樹種提供良好的基礎。
改良土壤與固氮功能:相思樹屬於豆科植物,其根部與固氮菌共生,能將大氣中的氮轉化為土壤中的氮化物,提升土壤肥力,促進林地健康恢復,特別是在貧瘠土地上具有顯著效果。
促進植物群落的多樣性:相思樹生長迅速,能在短時間內形成樹蔭,為林下植物提供遮蔭環境,減少乾燥和高溫對幼苗的影響,為多樣化植物群落的形成創造條件。
防止土壤侵蝕:相思樹的根系深且廣,對於水土保持具有顯著效果,特別是在坡地或退化土地上,有助於防止土壤流失,穩定地表結構。
生態網絡的重要一環:相思樹的花朵為蜜蜂等授粉昆蟲提供花蜜,果實則是鳥類和昆蟲的食物來源。其枝葉和枯枝可形成豐富的枯落物層,為土壤微生物和無脊椎動物提供棲息地。
碳吸存與抗氣候變遷:相思樹生長快速,能有效吸收二氧化碳,對於緩解氣候變遷的影響具有正面作用。同時,作為先驅樹種,它能在氣候條件較差的環境中恢復綠地。
人文及文化價值
- 木材經濟與傳統用途:相思樹的木材質地堅硬且耐用,歷史上常被用於製作家具、工具柄、木炭等。相思木炭因燃燒穩定且熱值高,是傳統木炭行業中的高級品,在文化中被視為優質生活的象徵。
- 傳統生活的依存樹種:在過去,台灣農村地區廣泛種植相思樹作為防風林、薪材來源或斜坡地的保護樹種。它不僅滿足了日常生活需求,還成為農村風貌的重要組成部分。
- 相思樹與文學象徵:相思樹的名字本身帶有濃厚的詩意,與情感的寄託和思念相聯繫。在文學和藝術中,經常作為鄉愁和自然美的象徵。
- 景觀與文化旅遊價值:在特定季節,相思樹的黃花盛開形成壯麗的景觀,吸引旅遊者欣賞,同時也成為地方文化活動的特色元素,如攝影比賽或花季活動。
- 社區參與與傳承:在現代森林復育計畫中,相思樹常被作為教育和社區參與的媒介。透過共同種植活動,讓地方居民了解相思樹的歷史與生態價值,促進對自然保護的認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