肖楠

柏科肖楠屬(Calocedrus)植物全世界現存只剩4種,其中臺灣肖楠最早由瑞典植物學者卡爾·魯道夫·佛洛琳(Carl Rudolf Florin)於1930年發表在《瑞典植物學報(Svensk Botanisk Tidskrift)》上,後有經過多次的學名更動,目前一般採用之學名為Calocedrus macrolepis var. formosana,為臺灣特有變種,變種名「formosana」即為「臺灣的」之意;臺灣肖楠在2017臺灣維管束紅皮書中被列為易危(Vulnerable,VU)等級物種,也是臺灣五種針葉樹一級木(紅檜、臺灣扁柏、香杉及臺灣杉)之一;臺灣肖楠多分布於北部及中部的低中海拔山區,為常綠大形針葉樹種,喜歡潮濕且陽光充足的環境,除了混生於闊葉林中,在稜線上亦可發現其蹤跡。

生態價值

  • 穩定森林生態系統:肖楠的耐陰特性和緩慢生長模式使其成為穩定森林結構的重要樹種。其針葉與樹枝形成的濃密樹冠,能提供多層次的棲息地,吸引鳥類、昆蟲和其他動物,增強森林的生物多樣性。

  • 涵養水源與穩固土壤:肖楠的根系深且強韌,能穩固山坡地,防止土壤流失。同時,其枯葉層富含有機質,能吸收雨水並慢慢釋放,有助於涵養水源,改善山區水文條件。

  • 抗病蟲害與提升森林健康:肖楠木材中富含芳香精油(如楠木醇),具有天然的抗菌與防蟲特性,能減少森林病蟲害的風險,維持林地健康穩定。

  • 碳匯功能與抗氣候變遷:作為長壽的針葉樹,肖楠具有良好的碳吸存能力,能在長時間內固定大氣中的二氧化碳,減緩氣候變遷的影響,提升生態系統的韌性。

  • 支持林下植物生態:肖楠的針葉會隨季節掉落,形成特有的酸性土壤環境,為喜酸性的林下植物(如杜鵑花或台灣原生茶樹)提供良好的生長條件,豐富森林的植物層次。

人文與文化價值

  • 歷史與傳統工藝的核心樹種:肖楠木材香氣濃郁、耐久、防蟲蛀,歷史上常被用於建築(如寺廟、神龕)、家具和器具製作。台灣傳統中,肖楠木製品象徵尊貴、長壽與靈性,廣泛運用於宗教與民俗文化中。

  • 宗教與靈性意涵:肖楠因其木材香氣獨特,被視為神聖之木,用於製作祭祀用具和廟宇建築材料,是宗教文化中不可或缺的樹種。其香氣也被認為具有淨化心靈的作用,常見於供佛和靜修場所。

  • 生態教育與文化傳承:種植肖楠能提升人們對台灣原生樹種及其歷史價值的認識,特別是在學校和社區復育項目中,讓更多人了解其在台灣文化中的深遠意涵。

  • 風水與精神象徵:在台灣傳統民間信仰中,肖楠常被視為風水樹,代表著家宅的穩定和安寧。許多古老的村落周圍仍可見到巨大的肖楠樹,象徵著祖先的庇佑與自然的力量。

  • 經濟與旅遊價值:肖楠在現代已成為保育樹種,但其林地復育和景觀價值逐漸受到重視,能成為生態旅遊和環境教育的重要資源,為地方經濟帶來正面效益。

 

Share this pos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