赤楠

赤楠(學名:Syzygium buxifolium),屬於桃金孃科,是一種常綠灌木或小喬木,原產於中國南部、台灣與東南亞部分地區。台灣原生赤楠主要分布在中低海拔的丘陵或林地邊緣地帶。葉片細小,革質,全年常綠,春夏間開白色至淡紅色小花,秋冬結出紅色漿果,常吸引鳥類啄食。由於樹形緊湊、枝葉細密,赤楠常被用於庭園綠籬或盆景植物。

Read more...

相思樹

相思樹是台灣的原⽣種,也稱為台灣相思樹,常⾒於平地、海拔900公尺以下的山地,通常被當作保護⽔⼟的綠化樹種。相思樹的主幹⾼⼤,樹⽪灰⽩⾊,具有縱向裂縫,早期常被作為薪炭的材料。只有剛剛發芽的幼株才容易看到真正的樹葉,每棵相思樹幼株的第1枚樹葉是⼀回⽻狀複葉,共有4枚⼩葉︔此後再長出來的樹葉都是鐮⼑狀假葉,真正的葉⼦已經退化,剩下⼀點點痕跡,留在扁扁葉柄的尖端。這種特殊的「葉⽚」減少⽔分的蒸發,可以增強適應乾旱地區的能⼒。相思樹在春季開花,⼩花多數,聚⽣成頭狀花序,形成⼀顆顆非常討喜的⾦⿈⾊⼩球。花後結成長橢圓形莢果,內含5至8枚⿊褐⾊的扁圓形種⼦。雖然相思樹屬於⾖科植物,其種⼦卻不是⼀般所認知的「相思⾖」。

Read more...

山櫻花

「山櫻花」是落葉喬木,是台灣原生種,名字又叫做「緋寒櫻」,意思是指寒冬開放的豔紅色櫻花。海拔較高的地方,花開的較好,所以平地種植的櫻花,花蕾開的較小、時間亦較短。櫻花苗於春天時栽種,約五年後即可開花,栽種時苗木旁應立支架,防止夏季因颱風將苗木吹倒。

Read more...

烏心石

又名臺灣含笑,是木蘭科含笑屬的一種常綠大喬木,原生於日本(含琉球群島)、中國雲南東部至南部,以及臺灣的中低海拔闊葉林。其樹高可達20公尺,樹幹直徑可達1公尺,因心材顏色較深且質地堅硬而得名。由於其樹冠濃密,加上生存能力及抗病蟲害能力強,也常被選為庭園樹、行道樹或造林樹種。

Read more...

波羅蜜

波羅蜜樹形⾼⼤,樹⽪灰褐⾊, 根系發達,常⾒板根。單葉,厚⾰質。單性花,雌雄同株。圓柱形雄花序,著⽣於葉腋,包藏於托葉中,花⼩,只有1枚雄蕊。結橢圓形或圓柱形聚合果,果實碩⼤,可能重達50公⽄,是樹⽣果實之最⼤者。 在台灣的開花期長,可區分為兩期,分別是11月至翌年3月及8月;主要結果期為5-9月的夏果及1-2月冬果。

Read more...

咖啡樹

咖啡屬常綠喬木或灌木,原產衣索比亞。樹高3~5m,主枝直立,常從基部萌生主枝,側枝斜伸或略下垂。對生卵狀披針形或披針形葉,葉緣波浪狀。數個聚繖花序簇生於葉腋,每花序2~5朵花;花冠白色5裂,有香氣。橢圓形紅色漿果,有甜味可食用。開花期春至夏,結果期夏至秋。

Read more...

大葉山欖

大葉山欖為本地原生樹種,膠木屬植物常綠性大喬木,株高可達 20 公尺。其樹性極為強健,耐鹽、抗旱、抗風、耐濕,為一種對臺灣氣候頗能適應的樹種,加上其栽植、移植均甚易,故許多海濱工業區多有採用,樹姿顯得美麗獨特,挺秀明潔,適於觀賞,其枝條斜向伸展,亦頗具層次感,實為原生樹種中利用價值極高之品種。膠木屬植物的葉片多簇生於枝條頂端(末端),且往往具有「葉痕」;大葉山欖除了具備這二個特徵外,在小枝條或新生枝條上,還被有褐色的細毛。

Read more...

光臘樹

台灣光蠟樹栽種於菩提路、東山龍亭附近的斜坡、佛館的祇園⼩丘上,以及藏經樓北側奇⽯區和西單長廊外側的⼩路旁。櫸樹和榔榆都是單葉,台灣光蠟樹則為奇數⽻狀複葉,有⼩葉2至5枚。⼩花密⽣於樹冠,開花後結篦形翅果,經常掛滿樹枝。獨角仙的成蟲喜食台灣光蠟樹的汁液,常常在樹幹上畫出長長的垂直凹痕。

Read more...

苦楝

苦楝的葉⼦很有趣,同⼀棵樹上有⼆回⽻狀複葉,也有三回⽻狀複葉,通常主葉柄很長。由枝幹的節點(葉芽)長出主葉柄,主葉柄兩側長出奇數的⽻葉柄,每⼀⽻葉柄再長出3至5對⼩葉,⽻葉尖端有1枚 ⼩葉,形成奇數⼆回⽻狀複葉,末端⼩葉多為稍⼤些。少數葉⽚的⽻葉柄又長出第⼆層⽻葉柄,然後再長出⼩葉,形成奇數三回⽻狀複葉。

Read more...

黃連木

黃連木(學名:Pistacia chinensis),又名腦心木、爛心木、楷木、黃連茶、孔木、楷樹、Otohu(泰雅語)、Kauni'ppu(排灣語),為漆樹科黃連木屬下的一個種。分布於中國大陸、台灣、

Read more...